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10·17”全国扶贫日即将到来

山西今年扶贫正“尽锐出战,决战决胜”

来源: 山西新闻 发布时间:2019-10-10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飞飞)10月9日下午,山西晚报记者从省扶贫办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10·17”全国扶贫日即将到来,今年我省扶贫日将以“尽锐出战,决战决胜”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讲好山西扶贫故事,展示山西扶贫成就,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全社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全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营造浓厚氛围。
  到2018年底,全省有41个贫困县(20个国定贫困县、21个省定贫困县)脱贫摘帽,7075个贫困村脱贫,贫困人口由329万减少到25.5万,贫困发生率从13.6%下降到1.1%,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967元增长到8250元,年均增长13%,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
  今年是我省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围绕剩余17个贫困县摘帽,800个贫困村退出,22万人口脱贫和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年度目标,紧盯攻坚深度贫困,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强化巩固提升和风险防范两大支撑,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整体提升,把各项工作往深里想、往细里做、往实里抓,脱贫攻坚保持良好态势。上半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5元,增长13.1%,高出全国4.2个百分点。
  今年第四季度,我省将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工作重心转移到培育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上来。近期新组织省市县认定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围绕实际入住率、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结合动态管理常态化,组织开展好脱贫人口“回头看”“回头帮”。抓好扶贫资金项目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清底,坚决防止烂尾工程、半拉子工程,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相关
  我省脱贫攻坚有哪些特点、亮点?

  近年来,我省各方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投入真金白银真帮实扶,帮扶干部倾注真情实感,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办成的大事,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符合山西特点的减贫之路,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我省脱贫攻坚有哪些特点、亮点?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山西晚报记者进行了梳理。
  最大的担当:五级书记抓扶贫
  书记、省长以上率下,省市县乡党政领导“双签”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书和帮扶责任书,联系贫困县帮扶贫困村,省市县三级实行专项扶贫“双组长”制,管行业就要管扶贫,脱贫攻坚只有主角,没有配角,责任面前向前一步。
  省委组建脱贫攻坚7个督导组,划片包市,常驻督导。
  坚持一线工作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氛围浓厚,态势强劲。
  最大的政策:生态扶贫
  厚植生态底色,做足脱贫成色,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攻坚战”。
  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荒山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产业综合增收“五大项目”,创新机制,广泛吸纳贫困户参与,带动52.3万贫困人口增收。2017年全国林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吕梁市召开,国家三部委联合发文推广我省造林扶贫合作社做法。2018年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文推广我省做法。吕梁市林业局2018年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最大的工程:易地扶贫搬迁
  以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33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为重点,采取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产业就业保障和社区治理跟进“六环联动”办法,推进整村搬迁,统筹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等七个问题,“十三五”期间建设集中安置点1502个,现已竣工1500个;计划搬迁47.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6.2万人、同步搬迁11万人,现在已有44.6万人搬迁入住,入住率94.5%。其中贫困人口34.6万、同步人口10万人。
  最大的项目:产业就业扶贫
  特色产业扶贫持续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5633个贫困村建立起了村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户有增收项目、有技能的“五有”机制,带动95.5万贫困人口增收。
  产业扶贫“五有”机制入选全国产业扶贫机制创新典型。
  光伏扶贫投资到位、项目落地、运营维护、收益分配“四个环节”持续推进,以村级电站为重点实现国定贫困县贫困村全覆盖,每年收益近10亿元,惠及7469个村(其中贫困村5432个)、21.8万贫困户,成为扶贫新业态,脱贫新支撑。
  2018年获中国能源产业扶贫政府创新奖,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指出“光伏扶贫从这里起步,在全国推广”。老百姓高兴地说:“太阳出来就赚钱,光伏给我好光景”。
  乡村旅游扶贫依托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推进300个示范村建设。
  电商扶贫建设46个县级电商中心、5970个村级服务点,带动27.4万贫困人口增收。
  培训就业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累计转移就业贫困人口32万,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等特色劳务品牌市场叫好。“吕梁山护工”入选全国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最大的保障:构筑多重防线
  健康扶贫“三保险三救助”“双签约”“一站式结算”体系,贫困人口住院综合报销达到90%。
  教育扶贫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对各阶段贫困生应助尽助。
  农村低保打通双向进入通道,全省平均4760元,最低的临县、兴县、石楼也达到4188元,所有贫困县均超过3600元的省定扶贫标准指导线。44.9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占农村低保对象的45.7%。

山西晚报记者 李飞飞


    新闻热点

    杜家毫:毫不动摇发展先进制造业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