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 > 行业 >

婺源1800平米清代徽式古民居搬至广西 复原重建

来源: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5-04-30

“江家大宅”复原后内景图。

工匠在复原“江家大宅”。骆南华摄

  古建筑的物化形态可以复原、重建,但是离开了建筑原先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怎么办?

  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徽式古民居,被千里大挪移,整体“搬家”到广西,在玉林市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进行复原重建。

  此举引发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古建筑拆后异地重建,是保护还是破坏?它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什么?

  “江家大宅”大搬家

  4月28日,广西玉林市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84岁的古玩商王宽冒着烈日,指挥一队来自江西省的工匠,将一根根巨大的朱色原木大梁,小心翼翼地吊装。

  他们要安装的是一栋木质结构的徽式古民居。徽式建筑是汉族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

  记者在安装场地看到,饱经沧桑的数十块雕刻着座狮的汉白玉或花岗岩柱墩,整齐地摆放在基座上,已搭起两进框架。预计“五一”过后,正厅、中厅、厢房的框架也将陆续开始安装。

  场地旁,有100多根长度10多米、直径近50厘米的陈旧原木,在原木的根部,分别写着它们在房屋结构中的所在位置名称。众多的主柱、横梁、厢门等木构件上,镌刻着惟妙惟肖的动植物图案。各种尚未开封的刻花石头窗子、古砖头、古式瓦片,还在包装运输的木架子上。

  事实上,这座古民居的“原生地”在千里之外的江西省婺源县阜平镇。它原来的主人是一户江姓人家,距今已有250年历史。该古民居最初是一名县官所建,陆续修建了七八年才竣工。从图纸上看,这座“江家大宅”气势雄伟,五进两层木质结构,占地1800平方米,仅厢房就有48间。

  12年前,这座古建筑由王宽买下后,即被拆除“化整为零”,所有构建封存打包转移到广东,收藏在仓库里。如今,它再次远离异乡,在广西得以落户“重生”。

  如此庞大的“江家大宅”,如何实现千里“搬家”?王宽告诉记者,被拆除的大宅累计有木块2000余件、砖块12万件、瓦片16万件,这些构建全部精心打包后,从去年中秋节开始,就从广东省中山市的古玩城陆续运到广西大容山内,目前已用13.5米长的大货车拉了15车,还有3车尚未运达。

行业

南昌 车上开通微信补票(2018春运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