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人文百科 >

滁州的青山,文人的情怀(3)

来源: 齐鲁环境网 发布时间:2017-02-07

    李存修老先生和彭代勇先生在醉翁亭的亭中央坐下,辽阔的亭里围绕着几个立柱,亭上镶嵌着小巧玲珑的坐台。门檐上有一副联子,写着“翁行八百里亭不孤”的字样。亭子旁边是一棵大树,有两臂环围般的粗。据说此树是欧阳修闲来无事锄耕而栽,树下有清泉淙淙,旁有女子浣纱而洗,此情此景,颇有“竹笛笙歌似当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的雅致。我踱步向前,要捧一泓清泉品尝甘甜,却抬头遥望见阁楼上的祖先庙,彭代勇先生邀我上庙游览,我便沥了手,与他顺着盘旋弯曲的小路拾级而上,周围是树的枝丫参差不齐的伸展开来,走入庙宇中央,只见殿内上坐三尊祖师,匾额上题着“三圣堂”。再向上走,便是一座小型道观,门扉紧闭,只在石壁上题了助捐者的姓名。

 

    参观完毕,我与彭先生沿阶循行而下,在阶梯下,李存修老先生已等在门旁。郊游到此时,大半日已经过去了。
    急忙在路边吃了些面食,我们便赶往会场,这时来到滁州参加第四届山东移民旅游文化研讨会的各地主要成员均已到场。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有四川常务副局长、广东省旅游局旅游文化协会会长,具有中国徐霞客之称的旅行家李存修老先生;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副会长,CFCC中国房车汽车联盟广东副会长,东莞安徽商会监事长彭代勇先生;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政协委员,临沂市山东移民下南湖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淮安区报》经济部主任、东方旅游文化网主编赵日超先生;中国作家若荷女士;安徽滁州市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究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词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理事,滁州诗书画联谊会常务理事,来安作协副主席,《下南湖》主编李德新;滁州作协秘书长崔通宝先生,以及来自安徽、江苏、山东、广东等各地区的媒体以及考古研究专员、作家们。

 

 

    此次会议由来安县原文联主席、来安县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究会顾问孔祥华主持。会议主要围绕山东移民文化的深入研究,促进皖苏鲁和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工作的进一步交流,繁荣和发展皖苏鲁其他地区的旅游文化以及经济等各项事业。
    从古及今,中国的移民现象就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行。近年来,随着移民现象研究的日渐深入,除了对明洪武年间的官方移民,清末闯关东的自发移民等一些有规模和影响较大的移民活动进行研究外,其他各个时期的规模性移民现象也都被发掘和关注,山东移民文化“下南湖”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山东移民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早在五胡乱中华,衣冠南渡的西晋,山东琅琊就举国南迁,先后侨置江北江南等地。此时的移民形态对东晋司马睿政权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到了清末,山东南下移民剧增,在来安东北部山区形成了小规模的“侉子村”。而“侉子村”却因太平天国的失败而导致覆灭,此后,在民国前后,由于战乱和饥荒,山东移民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迁途。抗日战争时期,皖南事变后国民党调转枪口和日伪一起向新四军、八路军开战,鲁西南战区人口骤减,大部分人逃荒外地,于是有了“闯关东”和“下南湖”。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山东费县、平邑、沂南、沂水、蒙阴、苍山、郯城等县的乡亲为了躲避土匪、日寇和自然灾害,陆续从老家一路逃荒到了江苏洪泽湖、高邮湖一带,后定居于此。由于洪泽湖在山东以南,所以历史上又称之为“下南湖”。
     山东移民下南湖的范围遍及洪泽湖周边地区的江苏金湖、宝应、泗阳、安徽蚌埠来安、光明等地。其中以安徽来安县的山东移民最具特点,他们不仅居住的村落连片,人员集中,而且保留了山东方言和饮食习惯。
     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究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查了解山东移民下南湖的现状,发掘保护山东移民的资料和文物,加强各地通联和交流,搭建故乡与居住地之间亲情和乡情的桥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打造有崭新精神风貌的山东移民村落,探讨寻根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可能性。
     目前为止,研究会在安徽来安、山东济南,江苏金湖分别开展了三次会议,得到各地市政协、宣传部、文联和旅游部门的支持,受到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究会成立以来,各地会员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活动数十起,积累、创作了百余篇文学作品。内刊《下南湖》也成功编辑出版。
     会议期间,李存修老先生、彭代勇先生,以及滁州市政协地情人文研究会副会长张祥林,滁州学院原院长、地情人文研究会会长倪阳,滁州市委党校处长骆跃泉,滁州电视台主任何庆君,江苏省金湖县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朱兴家分别讲话,对山东移民文化近年来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和肯定,对未来研究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建设性意见。

人文百科

国内外校长、行业大咖留给毕业生的

资讯排行

  1. 新闻现场·台湾:左右夹击!警方封路抓毒贩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