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人文百科 >

皇族容貌:海昏侯刘贺的梳妆和打扮(4)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7-08-11
 五、二十子奁里装着怎样的奥妙?

皇族容貌:海昏侯刘贺的梳妆和打扮

图13

  前面提到的黑漆彩绘二十子奁中(图13),到底都盛放了一些什么东西呢?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迷团,也是研究海昏侯生前梳妆打扮时必须回答的问题。在此,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和以往考古发掘的收获,参照刘贺梳妆打扮的实际需要,笔者尝试作如下解答。

  1、假发。刘贺晚年头发稀疏,需要用假发梳成发髻固定在头上,然后再戴冠。这种用假发做成的发髻,平时用奁盒来放置。

  2、掉发。梳头掉下来的头发不能乱扔,集中放在奁盒里。这是许多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现在江南一些地区仍然可以见到女子在梳妆镜前面放置一个精巧的竹笼,专门盛放每天梳下来的头发。据说这些掉下来的头发要一直保存到死,带入坟墓。

  3、发带。梳头时经常需要用带子把头发扎起来,梳完头再解下来。这种带子有用麻做成的,也有用丝做成的,放在专门的奁盒里备用。

  4、帻巾。5、絮巾。就是现在的包头巾,不戴冠冕时可以戴帻巾、絮巾。帻巾薄,絮巾厚,把它们放在不同的奁盒中随时使用。

  6、头饰。海昏侯墓出土的玉冠顶上的玉凤鸟多达三件,说明刘贺戴玉冠是轮换的。替换的头饰平时放在奁盒中。

  7、颈饰。包括玉环、韘形佩和玉组佩,着盛装时才佩带,着便装时便放入奁盒之中。

  8、佩饰。即革带上所佩的各种饰品。它们大都是用金、银、珠、玉制成的宝物,因此要放在奁盒中保存。

  9、刀、剪、镊。用金属做成的小刀、小剪,用角或竹做成的小镊子等,都是修饰须发的常用工具。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五子漆奁中就发现有一把角质镊,长17.2厘米。镊片可以随意取下和装上,柄制作精细,并刻有几何纹饰。《释名·释首饰》:“镊,摄也,摄取发也。”刀、剪、镊一般集中放在一个奁盒中使用。

  10、丝带。11、革带。从海昏侯墓中的签牌上可知,刘贺的丝带和革带很多,绝不止身上系的一条。把这些丝带和革带卷起来,分别放入奁盒中存放。

  12、铅粉。13、米粉。化妆时所用的铅粉,一般是糊状的。而所用的米粉,则是粉末状的,如果把米粉做成糊状会很快发霉。因此需要用两个奁盒分别盛放。

  14、胭脂。古代胭脂的写法很多,有焉支、烟支、鲜支、燕支、燕脂、阏氏等等。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引进红蓝花,使胭脂的使用日益普及。男人化妆也要使用少量的胭脂。

  15、石黛。古人最早是把柳枝烧焦作为炭笔,涂在眉毛上。后来发明了用石黛描眉。石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使用时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再用毛笔涂在眉毛上。这样,就需要把石砚、石黛放在奁盒里保存。

  16、17、香囊。由于各种香草和香料的气味不同,因此制成的香囊气味也不同,梳妆时主人可以有选择地佩带。气味不同的香囊需要放在不同的奁盒中,以免香味混淆。

  18、针衣。古时缝制衣帽用的针十分珍贵,一般是别在一块丝巾上,这块丝巾就叫针衣。用奁盒放起来,梳妆打扮的时候,随时可以缝缝补补。

  19、缨组。有的冠上带有缨;有的冠上没有缨,需要现系。还有一些冠上的缨结系起来非常复杂,叫缨组,因此必须事先系好放在奁盒中备用。

  20、帨(shuì,音税)巾。也叫佩巾,用途是拭手、去污垢,相当于现在的手帕。这种帨巾在化妆时还可以当扑子使用。

  其实,古往今来,无论是着装还是佩饰,也无论是梳妆还是打扮,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都曲折地反映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民族的特色,都是人类对自身美的不懈探索和追求。从海昏侯刘贺的梳妆打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祖先对自身美有着无限的向往,更可以感受到基于对自身美的憧憬而产生的文化力量。

  2017年8月7日

  本文摘自王金中著《 管窥汉代文明之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探析》

  本文参考资料:《史记》、《汉书》、《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古人的文化(沈从文)》《从历史中醒来(孙机)》、《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许嘉璐)》、《秦汉衣食住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考古2016·7》;《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展板说明、近期报刊有关新闻报道。

  图片来源:《五色炫曜》、《惊世大发现》展览,首都博物馆网站。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更多

推荐图片

人文百科

外媒记者体验湘绣制作 惊叹中国传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