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李泽钜指长和业务分散,防守能力强,暂未见贸易战对集团带来实质影响\资料图片
面对中美贸易衝突加剧、利率政策不明朗,在全球逾50个国家经营业务的长和系,集团主席兼联席董事总经理李泽钜直言,下半年全球经济表现有下行风险,惟他强调,集团业务分散形成较强的防守能力,暂未见中美贸易战对集团带来影响。另外,受汇率因素带动,长和上半年股东应佔溢利录得180.2亿港元,按年增长13%,符合市场预期。\大公报记者 李洁仪 赵建强
首次以长和系主席身份出席分析员会议的李泽钜,一直以英文作答,当提到贸易战对集团业务影响时,他特别以中文提到“危机”两字,称对於整个长江集团来说,有危就有机,相信会给予公司机会。
零售业务EBITDA升15%
李泽钜又强调,集团业务分散,使防守能力加强,可以分散风险,以及可以应对不同的经济环境,虽然不能说完全不受波及,但暂时确实未见贸易战对集团带来实质影响。
另外,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霍建宁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升温,惟集团牵涉中美贸易的收入比例很小,集团持股约20%的和记港口信讬,负责处理运往美国的货柜。他估计,中美贸易战对集团EBITDA影响少於2%。
在长和分析员会议上,管理层特别提到旗下零售业务,上半年收入贡献838.74亿元,按年增长14%,相关EBITDA升15%至75.32亿元。长和副董事总经理黎启明表示,集团提出“O+O策略”,即线上及线下同步发展,助力零售业务的发展。
屈臣氏平均每七小时开一店
作为长和的零售旗舰,屈臣氏集团首席营运总监倪文玲指出,早於2012年开始启动数码化转型,目前屈臣氏集团在全球设有1.43万间门店,平均每7小时开设一间新店。她提到,刚於上周在波兰开始一家试营运“O+O策略”的店舖,配合线上的安排,该店存货实际只是传统店舖的四分之一。
分析员亦主要围绕长和零售业务的提问,李泽钜表示,为零售业务加入科技元素,虽然属於一次性的投资,但未来会继续承担成本。
在零售业务範畴,分析员普遍以同店销售作为业务指标之一。不过,李泽钜并不同意,他举例说,原本同一地方已开两店,生意亦见理想,故决定开第三分店,这显然会拖累同店销售,惟实际三间店舖的生意亦有增长,并认为更多应该看生意额,而非简单以同店销售作比较。
业绩符预期 惟股价随大市跌
长和中期业绩符合预期,惟股价昨日在交易时段跟随大市向下,尾市跌至82.65元喘定,收报82.85元,跌2.4%。长实(01113)则先升後跌,开市曾一度高见60.25元,唯其後缺乏承接,随即失守60元关口,午後跌至58.2元逾一年低位,收报58.5元,跌近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