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唐氏综合征、存在生长发育障碍的6岁小婷婷,领到一盒认知教具后,高兴地拍着手笑起来。7月13日,市慈善总会在市残疾人服务中心“集爱之家”举行困难家庭残障儿童康复器具捐赠仪式,首批22名困难家庭残障儿童代表获赠价值5.7万元的康复器具。据悉,康复器具购置款均由此前定向举办的“鲜花传情 爱心接力”为困难家庭残障儿童购买康复器具鲜花义卖活动募捐而得。
慈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在改善和保障民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力宣传慈善理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募慈善资金基础上,市慈善总会积极探索定向募款、定向帮扶的慈善小项目化运作方式,最大程度集合“善资源”,实现精准救助,推动慈善从“大而全”走向“小而美”。
与以往慈善习惯“一锅粥”的做法不同的是,市慈善总会积极解放思想,在精准把握慈善救助重点、认真梳理全市困难群体需求基础上,精心策划涵盖助学、助困、助残、助医、助老等系列慈善项目。同时,定向设计一批丰富多彩的慈善活动,明确捐助内容、受助对象、认捐金额、活动成效等,大力拓展慈善募捐方式,使得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
自2011年开始,我市连续7年推出“心语心愿”义助项目,邀请爱心市民助力困境儿童“微心愿”,开展“留住最美的笑容”“科技点亮梦想”“桃园采摘”“牵手千愿”等主题公益圆梦活动。同时,发起“慈善书箱”爱心捐赠项目,吸引昆山联合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在全市中小学认捐“慈善书箱”名额,为未成年人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努力提升组织公信力,让慈善“可看可感”更有温度。
在市慈善总会指导下,一些爱心企业、团体还结合自身感兴趣的公益方向,成立专门基金会,致力于扶贫救困、资助公共设施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精准帮扶。如6月30日,城北中学家委会牵头发起成立 “诚博慈善基金”,结对帮扶新疆阿图什市困难学生。首批已募集到的3.6万元善款将用于帮扶新疆阿图什市18名困难学生。
————编 后————
定向帮扶让慈善“小而美”是市慈善总会告别慈善“一锅粥”做法,摸索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不仅做到了对象明确、去向透明、成效可见,还真正收获了社会问题个个突破、慈善事业遍地开花的积极影响,用群众“参与感”切实提升了社会“幸福感”“获得感”,营造了慈善人人可做到、人人可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