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占长孙)9月29日,70多名头戴橘色安全帽、身穿灰色工作服的供电工人在萧林路上忙碌着,4台吊车伸长机械手臂,上下配合着拆除电线杆上的电线和零部件。当天下午,萧林路与长江路路口上长期占道的两根电线杆被彻底移除,周边交通环境将得到大幅改善。
早年,萧林路进行拓宽改造,由于供电线路距离地下供水主管道较近,不能随意开挖下埋,加上该道路原计划进行快速化改造,但下穿隧道位置迟迟没有确定,导致萧林路与长江路路口处的电线没能成功入地。两根分别高达30米和50米的电线杆横亘在路口中间,有一根还在人行道中间,不仅影响了市容,也让过往行人和车辆十分不便。为消除安全隐患,市供电公司积极行动,在与市政、交通、城管等部门充分沟通后动工。
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苏宁介绍,改造过程中,供电公司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新挖地下管道、合理调控区域负荷能力,努力做到既改造彻底、不遗留问题,又尽最大程度保证周边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据了解,本次改造范围东至青阳路、西至同兴路,由市供电公司出资300万元。以此次改造为契机,供电公司还进行了线路智能化升级,今后该线路哪里出现故障、哪里用电负荷大,乃至某段电路现在电流、电压、用电量多少,都将在昆山市电力调度中心的后台有据可查,实现集远程控制、数据采集、故障排查等众多功能于一体,不仅可以减少故障停电、缩小停电范围,甚至还可以避免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