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人社局发布《昆山市2019年就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明确要全面巩固提升人社就业精准扶贫成效,确保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100%推荐就业,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向的贫困人口100%扶持创业,有就业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100%参加培训,实现爱心企业吸纳一批、社区工厂安置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一批、创业引导带动一批、技能培训提升一批,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贫困劳动力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就业精准扶贫就是要聚焦重点低收入群体,以促进就业为增收手段,着力激发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切实提高低收入人口的获得感。”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人社部门将加强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对接沟通,全面完善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通过发挥市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功能,采取上下联动全面开展帮扶服务。同时,依托社区村劳动保障协理员上门走访、登记造册的形式,摸清底数,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扶贫对象进行“一对一”就业帮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个体工商户应享尽享一次性开业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发动有劳动技能提升愿望的扶贫对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做到“一户一档、一人一策”。
在持续推进就业扶贫行动方面,市人社局将通过进一步提升援助岗位针对性,引导爱心企业全年开发150个无门槛的弹性就业岗位,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建立岗位储备发布机制,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岗位信息,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全面提升岗位储备库匹配精度。同时,积极拓宽扶贫公益岗位开发渠道,充分发挥扶贫公益岗位托底安置功能;全年开发卫生保洁、公路养护、互助照料、互助助残等各类扶贫公益岗位600个,其中面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60个,以持续加大扶贫公益岗位兜底力度。此外,还将拓展“社区工厂”参与扶贫广度,鼓励有条件的区镇办事处学习借鉴高新区精准帮扶就业指导中心模式,利用乡镇村集体闲置土地、社区用房创办“社区工厂”,组织贫困劳动力从事手工工艺或来料加工等生产活动,发展“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帮助附近贫困劳动力人群实现家门口就业、灵活工作,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记者了解到,在提供精准就业岗位之余,人社部门还将全面加大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扶贫力度,通过帮助和指导贫困人员提升脱贫致富综合素质,对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重点开展技能培训,采用送技能上门的形式,提高贫困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员,重点开展创业培训,对有创业孵化需求的贫困人员,根据其特长及创业领域,主动对接适合的创业孵化基地,优先指导入驻,提供租金减免及创业指导,帮助贫困人员零成本入驻,提高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