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科创板的开市铜锣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准时敲响,首批25家企业正式开始在科创板上市交易。这标志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终于开花结果。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昆山总投资20亿元打造新型可控数据中心平台的全球芯片龙头企业,成为科创板芯片“第一股”。
澜起科技早已为昆山人所熟知。2017年3月,由清华大学和英特尔公司、澜起科技公司联合设立的澜起科技新型可控数据中心平台项目落户昆山开发区,并进驻夏驾河科创走廊。该项目因其技术的自主原创性及国际领先性,得到了国家工信部、江苏省委省政府、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两年多来,市委书记杜小刚一直高度重视澜起科技昆山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多次要求昆山开发区及相关部门服务好项目,加快推进项目。
上午9:30,上交所大厅里沸腾了起来,浓郁的创新氛围扑面而来。澜起科技证券代码688008,发行价24.80元,开盘价91.30元。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旭东受邀参加集中挂牌仪式并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科创板在世人瞩目中迎来首批上市公司,势必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注入无限新动能。
7月18日,在澜起科技即将登陆科创板之际,公司董事长杨崇和接受了昆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集中专访。他表示:“两年前进入昆山是澜起科技的一个重要布局。两年多来,昆山市委市政府以及开发区领导都给了我们很多关心和帮助,提供了优越服务和环境,所以项目建设进展得很快,研发、销售也已取得不俗业绩。预计今年下半年,新一代产品将投放市场,到时候全部将由昆山公司负责。”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龙头企业,澜起科技与昆山的合作堪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典范。
澜起科技昆山项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产品线的研发和销售,一方面将澜起现有的内存接口芯片销售业务转移至昆山,另一方面将由昆山项目负责其津逮CPU芯片的研发及销售。2018年,澜起科技昆山项目完成销售额1.4亿元,今年下半年其新一代产品津逮CPU出货后,整体销售将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杨崇和说:“科创板开市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迈出关键性一步,它是新时代科创企业创新的驱动力。澜起科技作为科创企业备受鼓舞,我们非常荣幸参与到这一历史进程中。今后,澜起科技包括昆山项目在内,将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持续研发创新、创造价值、服务客户、回报股东,为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尽一份力。”
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去年10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澜起科技曾在纳斯达克上市,目前在昆山、澳门、美国硅谷和韩国首尔设有分支机构。澜起科技自2004年成立伊始就以内存接口芯片为主营产品,通过15年的专注研发和持续投入,目前已具有极强的行业话语权。澜起科技下一代产品津逮CPU芯片,被认为是未来的爆发点。承担这一产品研发及销售的昆山项目,将带动全市乃至苏州、江苏省在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封装、测试等核心环节实现突破式发展,对于昆山打造高端半导体特色产业基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半导体产业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澜起科技超强的研发能力,超高的市场占有率,再加上登陆科创板带来的资本力量,必将助推昆山项目以及全市半导体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昆山深入推进“芯屏双强”战略,围绕特色产业链关键项目“精准发力”,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及配套设备”的完整半导体产业链,吸引了中科可控、澜起科技、日月光集团、华天科技、苏州能讯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这些高质量项目将为昆山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体系、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积蓄强大动能、注入持续动力。
为加快推进半导体产业做大做强,昆山更是从制度、机制、人才、基金等多个层面强化鼓励引导。为此,昆山成立了半导体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实施了《昆山市半导体产业扶持政策意见》;编制了《昆山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1),并成立昆山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目前,昆山开发区已建成苏州市级集成电路特色产业基地,阳澄湖科技园被认定为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园。昆山还建成中科院微电子所昆山分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平台、昆山通讯芯片测试平台。投资2亿元的昆山开发区集成电路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即将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昆山还筹设规模百亿元级产业基金,主要用于半导体产业链重大投资项目的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