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农田将士”创造“和美长云”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8-06-05

核心提示:“脚上有泥土、心中有百姓”是锦溪镇长云村党支部书记於家金的座右铭。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他关心农村发展、关注村民增收,多年来扎根基层为长云村的乡村振兴挥洒汗水和热血。在他的带领下,长云村从昔日的薄弱村变成农业强村,村级集体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不断攀升。

“脚上有泥土、心中有百姓”是锦溪镇长云村党支部书记於家金的座右铭。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他关心农村发展、关注村民增收,多年来扎根基层为长云村的乡村振兴挥洒汗水和热血。在他的带领下,长云村从昔日的薄弱村变成农业强村,村级集体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不断攀升。

农田改革谋划增收渠道

头戴宽边凉帽,手上戴着手套,脚上穿着高筒雨靴……日前,记者来到锦溪镇长云村时,於家金正带领村干部下田干活,全力进行夏收夏种。他们时而开动插秧机插秧苗,时而挥动铁耙平整田块,与百姓一起忙得不亦乐乎。

於家金与长云村的“邂逅”要从2008年说起。当时在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工作的他,带着脱贫任务来到长云村。为了尽快掌握全村情况,他挨家挨户走访,全面了解情况。当时的长云村内,鱼虾蟹塘1500亩、耕地1000亩,传统的养殖方式易对水质产生污染,划田到户后的土地抛荒现象也很严重,於家金决定改革。2012年开始,长云村实施基本农田标准化改造,通过土地平整、道路硬化、灌渠铺设、电灌站修建等工作,让田容田貌有了大幅改善,“经过三期退塘还田项目的实施,全村集体耕种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於家金说,此后,村里又成立了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村民土地,并鼓励村民以土地形式入股,年底收租金、拿分红,如今全村2000多亩土地都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管理。

创新经营带动村民就业

面对大面积优质良田,如何耕种好地、管理好农作物成了摆在於家金面前的新问题,实施分片管理成了破解难题的法宝。於家金在经营方式上实行包工定产,适当定产并建立奖赔机制等,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同。

“做得好的我们加大奖励力度,做得不好的我们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让各分片管理人员间实现良性竞争。”於家金说,村合作社通过张贴公告、公开报名、竞聘的方式,择优聘用了一批管理人员,并签订了两季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同时,农田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管理后,不少村民面临新的就业问题,他一方面与镇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尽力解决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以农村合作社的名义,本着村民自愿的原则,雇佣了一批50后、60后村民,解决了本村剩余劳动力。

丰富业态实现富民强村

为进一步提高农田亩均效益,2016年开始,於家金和村党员干部们在100亩稻田里分别试验养蟹、养鸭。两年来,亩产效益提高明显,由于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种植周期长,加上耕地轮休,试点农田的大米市场价卖到了15元一斤,蟹苗、鸭的市场反响也不错。

多方的共同努力也让长云村的村级收入由2012年的268万元增至2017年的853万元,村级稳定性收入在50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2.1万元增至2017年的3.1万元,增幅达48%。

从昔日的薄弱村到如今的农业强村,“长云模式”的知名度响了,来村里学习的人也是一拨接着一拨。而此刻,作为人大代表的於家金正琢磨着如何利用长云村优质良田及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进一步打造田美、水美、景美、村美、人更美的“和美长云”。“我也把我的设想以人大代表建议的形式提交给了相关部门,希望能得到各界的支持。”於家金这样说。


    社会万象

    海安白甸新型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资讯排行

    1. 俄罗斯世界杯灯光秀惊艳莫斯科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