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细心的市民发现,曾是我市油烟污染重灾区的紫竹路浓浓油烟不见了,变得干净有序。这一变化源于城管同心中队针对该地段“前厨后店”“整改+处罚”双管齐下的治理。据了解,目前,问题较为突出的10家烧烤及龙虾店已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改,紫竹路“油烟街”渐渐变身“清新街”。
7月12日,记者来到紫竹路采访,发现沿街的龙虾及烧烤店全部改头换面,曾经设在店门前的烧烤台或敞开式灶台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重新设立的标准化厨房。此外,一些从事早点经营的“前厨后店”式餐饮店也在加紧整改,确保油烟达标排放。家住兰园小区的居民孙万明告诉记者:“以前紫竹路烧烤油烟味道重,边上的小区居民都能闻到,现在空气好多了。”
“前厨后店”、开放式厨房是市民关注的焦点,不仅给城市环境带来影响,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紫竹路是我市有名的美食一条街,从昆北路至萧林路之间短短几百米路段聚集了数十家餐饮店。其中,烧烤及龙虾店较为集中,店家为了招揽生意,大都采用“前厨后店”式格局,油烟缭绕,十分影响市容环境和空气质量,屡被周边居民投诉。
“以前,由于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执法主体不明确,城管队员接到此类投诉时往往束手无策,只能从门前三包、占道经营秩序等方面入手,但都治标不治本。”负责紫竹路“前厨后店”整治项目的城管同心中队分队长朱伟告诉记者,今年4月1日,我市专门出台文件,明确中心城区内油烟污染由市城管局责令改正。
有了这一“尚方宝剑”后,城管同心中队立即将“油烟扰民”问题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并联合柏庐城市管理办事处率先启动“前厨后店”整治,在问题最为集中的紫竹路试点。整治行动中, 城管同心中队以“灶厨后移、独立封闭,油烟进管”为原则,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动员相关餐饮店业主主动按要求整改到位。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对限期不整改的业主依法进行处罚,起到震慑作用。为使整治行动有据可依,中队还委托第三方环保专业检测机构对餐饮店排放油烟浓度进行监测,并运用无人机监控安装的油烟净化装置是否有效运用,给心存侥幸的餐饮业主上了“紧箍咒”。
“前厨后店”的整治给城市环境带来变化,也让商家感受到整治利好成果。一龙虾店业主董女士告诉记者,以前,由于油烟问题,经常被居民投诉,现在,经过整改和油烟净化器的使用,不仅投诉少了,做生意还顺畅了。
市城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城管同心中队队长周峰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巡查力度,确保紫竹路餐饮商家油烟达标排放。同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在巩固紫竹路“前厨后店”整治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向其他区域推广,遏制油烟扰民这一城市管理“顽疾”,加速城市治理迈向精细化、标准化。
———— 编后 ————
从“问题”到“先进”,从“洼地”到“高地”,紫竹路的变化是责任部门严肃整治,沿街商贩积极配合,周边居民主动监督的成果。而把昆山建设成为“生产先进、生活美好、生态宜居、生机勃勃”的新昆山,让百姓充分享受到城市文明的美好,还需要全市上下再次携起手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目标同向、干群同心,共建共享文明城。